新華社客戶端武漢1月14日電(記者熊琦)13日上午,在新港高速公路雙柳長江大橋施工現(xiàn)場,69噸重的首根主纜索股在智能牽引系統(tǒng)的幫助下,緩緩穿過大橋的“空中走廊”——貓道,順利到達大橋北錨碇,成功完成架設。
雙柳長江大橋全長1630米,主橋跨度1430米,北岸位于武漢市新洲區(qū),南岸位于鄂州市華容區(qū),是湖北省第40座、武漢市第12座長江大橋,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、中鐵大橋局集團和中交二航局承建。大橋共有上下游2根主纜,每根主纜長2450米,由169根索股組成,鋼絲抗拉極限強度為1960兆帕。
中鐵大橋局雙柳長江大橋項目部副總工程師柳濤介紹,這是國內首次同時在橋梁主纜上應用智慧索股和中央除濕系統(tǒng)。通過抽換單根索股中的2根鋼絲,內置光纖應變傳感器和光纖溫、濕度傳感器,實現(xiàn)主纜內部分布式應變和分布式溫度、濕度實時在線監(jiān)測。主纜還設置了中央除濕系統(tǒng),將索股中的鋼絲替換為除濕通風管道,形成內、外部雙通道通氣的主纜除濕系統(tǒng),實現(xiàn)主纜截面通風除濕全覆蓋,延長主纜使用壽命。
此次架設的主纜基準索決定了主纜最終線形精度。在架設過程中,項目技術團隊使用了智能牽索器對基準索股進行牽引,同時在南北兩岸設置了四臺高精度儀器進行索股垂度觀測、動態(tài)調整,成功將架設誤差控制在毫米級。按照施工計劃,索股架設由南錨碇開始,在全部主纜索股架設完成后,項目還要進行主橋鋼箱梁架設、主纜纏絲、橋面鋪裝等施工作業(yè)。
大橋建成后,將進一步優(yōu)化武漢都市圈環(huán)線高速公路路網結構,增強過江通道供給能力,有效推動“武鄂黃黃”都市圈一體化進程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